January  2010 11
媒體與選舉

 選舉是民主社會的特徵之一,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機制。透過選舉,民眾得以參與政治、表達民意、選擇民意代表及政府官員,進而影響政策方向。對候選人而言,選舉是推銷政策、塑造形象、設定議題、吸收助選人員、籌募資金及獲得選民支持的最佳場域。

由於選舉對選民及候選人均極為重要,也是維繫民主政治運作的重要機制,因此成為學術研究的中心領域(central area)(McKay & Paletz, 2004)。與選舉相關的學術研究範疇極廣,包括候選人的政見、形象、議題及競選策略、政治廣告、候選人與記者的互動、媒體的選舉新聞報導,媒體報導對候選人及選民的影響、以及選民的認知、態度與行為等。對傳播研究而言,媒體的選舉相關內容與媒體的效果則是學者最關切的問題。
在媒體的選舉相關內容方面,學術研究課題包括媒體的選舉新聞報導、政治廣告的內容與訴求、電視辯論的內容與形式、及選舉民意調查的報導方式等。這些研究課題中,又以媒體的選舉新聞報導最受重視,因為新聞是選民選舉資訊的主要來源(Patterson, 1980; Lo, Neilan, & King, 1998),多數選民無法親自參與競選活動,也對候選人及其政見缺乏了解,他們必須依賴媒體的報導,才能認識候選人,了解其政見,以作出投票決定(Adams, 1983; Joslyn, 1984)。因此,在民主社會中,無論新聞傳播學術界及實務界均認為選舉新聞應保持客觀中立,不偏袒任何政黨或候選人,才能提供完整詳實的資訊,幫助選民作出正確的抉擇。因此,客觀公正是基本的報導原則,政治偏差(political bias)則是違反新聞倫理的行為(羅文輝、侯志欽、鄧麗萍、李偉農,2004; Semetko, 1996)。也正因為如此,政治偏差成為媒體如何報導選舉相關研究的核心議題(Gunter, 1997; Joslyn, 1984; Gulati, Just, & Crigler, 2004)。
在媒體效果方面,媒體內容對候選人及選民的影響是社會各界最關切的問題。學者們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選舉新聞、政治廣告及電視辯論對選民認知、態度、選舉相關知識及投票行為的影響。近年則有不少研究探討媒體選舉新聞的議程設定效果(agenda setting effect)、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預示效果(priming effect)(Weaver, McCombs, & Shaw, 2004)、第三人效果(Andsager & White, 2007; Perloff, 1999),與仇視的媒體效果(hostile media effect)(Gunther, Christen, Liebhart, & Chia, 2001; Gunther & Schmitt, 2004)。
由於媒體和選舉的關係密切,媒體和選舉的關係又是傳播學術研究的重要課題,本刊特別發行一期專刊探討媒體在台灣總統選舉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在2009 年初刊登徵集論文通告,一共收到十篇論文,最後經過審稿選取其中五篇,它們分別探討台灣媒體的選舉報導內容、候選人的媒體策略及媒體選舉新聞的效果。對這五篇論文的詳細介紹,請見專刊的導言。
未來的傳播與選舉相關研究,應嘗試探討數碼科技對候選人選舉策略及媒體選舉新聞的影響。此外,未來更值得進行的是跨國比較研究,如果能針對亞洲或世界各國的總統選舉,設定研究課題,進行跨國比較研究,這樣的研究不僅對傳播選舉相關研究文獻有重要意義,對新聞傳播理論也會有相當的貢獻。
至於「學術對談」, 我們刊出與文化研究著名學者Lawrence Grossberg談話的第二部分,論及文化研究在世界流播及如何落地生根的重要問題。這期「視覺.文本」的主題涉及城市觀察、批評及再現,由遊走大陸與香港的文化傳媒人李照興現身說法。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