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0 13
全球化時代的電視國際新聞比較研究

 電視不僅是民眾資訊的主要來源,也是民眾最相信的媒介。雖然早期的研究顯示,電視新聞對民眾政治與國際事務知識的影響力微乎其微,但近年的研究發現,電視新聞不僅可以提升民眾的政治與國際事務知識,更可能影響民眾對人物、事件及國家形象的認知與態度。

在全球化時代,電視國際新聞尤其重要,電視國際新聞不僅形塑民眾的國際視野,更影響民眾的國際知識與世界觀。因此,電視國際新聞也成為學術研究重視的題材。
有關電視國際新聞的研究很多,但全球性的電視國際新聞比較研究卻是極為罕見。有鑑於此,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傳播系講座教授Akiba Cohen在2007 年成立全球電視國際新聞研究團隊,目的在從國際新聞內容、閱聽人、守門人三個面向,探討國際新聞的面貌、影響、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目前這項跨國研究已有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16 個國家的研究團隊參加。每一個國家的研究團隊已經針對該國最大的民營電視台及公共電視台的國際新聞,進行內容分析。同時,每一個國家的研究團隊也進行問卷調查,嘗試了解各國民眾的國際新聞收視習慣、並分析國際新聞對閱聽人的影響。
歷經幾年的研究,各國的學者已針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準備在不同的國際研討會及學術刊物上呈現各國電視國際新聞的不同樣貌,並進行比較分析,以深入了解全球國際新聞報導的異同及影響。
《傳播與社會》這一期專刊,刊登的五篇學術論文,即是這個研究團隊中四個國家地區的部分研究成果。電視國際新聞比較研究可以回答下列問題:不同的國家地區的電視如何呈現國際新聞?各國公共電視台與民營電視台的國際新聞是否有所不同?各國民眾的國際電視新聞收視習慣有那些差異?對國際電視新聞的認知與態度是否相同?以及國際電視新聞對各國民眾的影響是否相同?
當然,進行跨國的比較研究也會面臨一些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研究的核心問題、概念、指標與單位是否對等(equivalence)和是否可以比較(comparability)。如果不對等、或不能比,比較研究就會失去應有的價值。例如,馴化(domestication)這個概念,香港、台灣與新加坡三地或有不同的譯名,但三地對這個概念的看法接近;但在大陸這個名詞是比較新的概念,意義尚未定型,若直接在研究中採用「馴化」,所得的答案可能和其他地區不同,結論難免偏差。對於可能造成差異的概念,研究者應在前測中把相關概念的定義操作化,然後列出各項相關指標,要求編碼員或受訪者逐項回應。如果測量的指標具體,編碼員或受訪者就比較容易判別其中的可比性。
概念或許可以達到對等的要求,但是有關概念的測量指標或單位是否對等又是另一回事。各國的新聞體系不同,新聞資源配置也有很大的差異,測量指標有時也可能有所不同,研究人員應盡可能採用對等的指標。例如在新聞功能方面,新聞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監督政府,在港台兩地,新聞媒介監督政府的功能是新聞人員的共識,但在中國大陸監督政府則是陌生和敏感的新聞功能,因此在比較研究時要考慮不同概念中的公約數。
抽樣也有是否對等的問題。比較研究的結果會受抽樣方法的影響,因此應依據研究目的設計對等的抽樣方式。參加電視國際新聞比較研究的各國,其社會結構、幅員和媒介結構差異甚大,在進行電話調查時,具體的抽樣方法自是因地而異。香港是一個都市,只有七百萬人,相對於大陸和其他國家,在香港進行電話調查,抽樣方法相對較為簡單,我們可以依據電話簿,採用系統抽樣法或用隨機撥號法抽取樣本。這樣的抽樣方法在大陸、美國或德國等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的地區就很難運用。對這些幅員廣大的國家,抽樣方法可能要採取多階集群抽樣,先抽取省或州,再從中抽取城市,最後才在各城市中抽取系統性的隨機樣本。在各國採取不同的抽樣方法,目的在增加樣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如果為了節省時間、資源,而把樣本集中在一州一市,樣本將很難會有代表性。
在比較研究中,「意義對等」也是研究者面臨的挑戰,意義對等主要是研究問卷字句翻譯所引發的問題。學者們通常採用「回溯翻譯法」(back translation)來達成意義對等。如果英語是調查的主要語言,達成意義對等的方法之一,是先擬好英文問卷,然後再請人把英文問卷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隨後再請另一個人把翻譯的問卷再翻成英文,研究者因此可以把英文的原始問卷與回溯翻譯後的問卷進行比較,以觀察原始問卷與翻譯後的問卷是否在意義上對等。但嚴格地說,這種方法也只能達到「語言的對等」(linguistic quivalence),有的時候並無法解決同一名詞、文句在不同文化脈絡中意義並不完全對等問題。比較研究的優點很多,而困難也不少。不過,由於互聯網的存在和學術全球化,各國學者交往頻繁,比較研究的可能性大為增加,可以預期傳播領域的比較研究會日漸增多。未來本刊希望能刊登更多國際比較研究的學術論文,歡迎從事比較研究的學者把稿件投給本刊。
本期專刊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立?與羅文輝擔任客座主編。其他參與這個專題的學者包括中國復旦大學的周葆華、台灣的王泰俐及周慧儀、新加坡的徐小鴿和香港的林宛瑩。至於各篇論文的主旨及彼此的關係,請各位參考客座編輯的導言。為了配合專題,李立?和陳韜文特別訪問了Akiba Cohen,暢論新聞的比較研究,其精闢見解,值得大家思考。今期「視覺.文本」欄目登載一篇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攝影的文章,也值得留意。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