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0 14
嚴肅新聞何去何從?
Whither Serious Journalism?

 面對今天遍地開花的娛樂化、趣味化新聞和那邊廂沸沸揚揚、喧鬧嘈雜的網路傳聞,嚴肅的新聞媒體何去何從的問題,已成為學者和傳媒從業者心頭上一塊難以消解的鬱結。這裏說的嚴肅新聞,指所有不以嘩眾取寵、官能刺激、低級趣味、花邊炒作等為目的的新聞報導。我們已經聽到不少感歎嚴肅的主流新聞大勢已去的悲觀言論,也聽到很多主張傳統新聞媒體變招甚至不惜降格應對的建議。

現在,我們倒是需要聽聽那些一貫堅持嚴肅的新聞報導並且取得卓著成就的新聞從業員自己是怎?說的。2009 年11 月間,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舉辦第三屆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邀來七位曾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的新聞前輩,以論壇、講座、座談會、課堂分享等方式與師生、業界交流新聞工作經驗。本期的〈學術對談〉選登了其中的兩場座談會。
這些曾深入報導過戰爭、民權運動、自然災難、總統大選等重大新聞事件的獲獎者大都不是學者,但他們深入採訪時盤根問底、條分縷析、去偽存真的功夫,可以媲美任何科學研究。這些傑出的新聞從業者在座談中一致反對傳媒媚俗、低俗的做法。他們承受?市場的巨大壓力,肩負起對社會的責任,堅持新聞報導的高標準、高品質,深信嚴肅新聞「總是有它自己的市場」。他們的言談處處流露出自信和執?,也正是這樣的自信和執?,使我們看到了嚴肅新聞的未來。
話說回來,嚴肅新聞以至一般新聞正面對新的挑戰,經受大大小小的衝擊,其演變歷程實在值得研究者關注。我們在這裏登載普立茲獎得主的觀察及體驗,無疑是希望就相關問題提供一些思考的材料,引發大家的注意,同時也想藉此縮短學界與業界的傳統距離。
本期六篇論文來自兩岸三地的八位作者。其中四篇關注數碼科技、市場結構、國家體制、意識形態等大環境因素對傳媒的影響。
李明哲的論文,〈「新聞感」與網路新聞寫作之探討〉,著眼於數碼科技對新聞產製的影響。作者認為在現階段,網路新聞從業者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數碼科技如何用來增強網路報導的新聞性而不只是製造爽眼的效果?網路新聞寫作是否應該沿用傳統平面新聞的寫作原則(例如「倒金字塔?述」)等等?
葉碧華、李秀珠在〈市場競爭與媒介表現之相關性研究:檢視台灣報紙地方新聞的多樣性〉中引入產業經濟學的「市場結構」概念,並由此出發,分析市場競爭對新聞內容的影響。這一市場取向的研究在華人社區為數不多。作者選取了台灣五個競爭程度不等的區域,著重測試每個區域競爭報業數量與地方新聞多樣化的關係,發現市場結構的確影響了地方新聞的表現。
〈媒體與國家議價研究:中國大陸廣州報業的個案〉則從另一個角度探討在政治審查的環境下,大陸傳媒如何可以呈現多樣化的新聞內容。作者楊銀娟和李金銓提出了一個「媒體與國家議價」的理論視角,認為新聞報導的內容是傳媒權衡收益和成本之後與各級黨政部門議價的結果。通過對廣州市各級報業集團的訪談和內容分析,作者發現大陸傳媒的議價能力或報導能力取決於它與報導對象的權力距離和空間距離、它的市場化程度、它的領導人的趨向、和它報導的議題對政治合法性的威脅程度等。
覃詩翔的個案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的「他者」再現──對2006 年《北京青年報》少數民族新聞的內容分析〉,致力於剖析大陸主流傳媒的大漢族意識。作者發現當下大陸傳媒所再現的「少數民族」由看似矛盾實則統一的兩個主要面向構成:作為邊遠落後的他者,少數民族襯托出漢族的現代文明;作為中華文化的「原生態」和「活化石」,少數民族又參與建構起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The dialogue presented in this issue features an exchange of views among seven Pulitzer Prize winners regarding current challenges to serious journalism. Both scholars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have observed that serious journalism has been on the decline as more people get distracted by entertainment, infotainment, and online fare. Although there are good reasons for one to feel pessimistic about the situation, these prize-winning journalists share their profound experiences with practicing their craft and their faith in its future. This column also introduces other articles that are published in the current issue.
 
 
本文引用格式
蕭小穗、陳韜文、黃煜、馬傑偉、馮應謙、葉月瑜、羅文輝(2010)。〈嚴肅新聞何去何從?〉。《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4 期,頁v–viii。
 
Citation of this article:
Xiao, X., Chan, J. M., Huang, Y., Ma K. W., Fung, Y. H., Yeh, Y. Y., & Lo, V. H. (2010). Whither serious journalism. [Editors’ Note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4, v–viii.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